“雙碳”目標引領下,中國風電市場繁榮,技術發展迅猛,已從跟跑、并跑階段,邁入產品和技術的“無人區”。近日,金風科技副總裁陳秋華在第一屆“可再生能源動力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大會”上強調,中國風電“風-機-場-網”四大環節全面進入“未知”領域,需要用技術創新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探索并突破風電認知與開發邊界。
中國風電大型化迭代加速、開發版圖擴張帶來大型化機組及系統設計研發挑戰、機組運行場景愈加復雜、安全運行風險升級三大難題。與此同時,隨著產品設計標準的不斷突破與探索,行業需要建立全新技術體系。
新材料、新部件、新裝備,多層次、體系化的技術探索支撐機組大型化發展。近三年,中國風電機組新機型市場周期縮短,大型化趨勢發展迅速,陸上8MW機組已批量商業化運行,葉輪直徑和塔架高度頻頻刷新紀錄,最大葉輪直徑已達252米,塔架高度突破185米。
風電行業開啟了全方位探索,葉片核心材料從玻纖體系向高性能碳纖體系升級,工藝從整體制造向分段制造升級,分段式葉片、分片式塔筒、桁架塔筒等技術開啟商業化應用,海陸工程裝備專業化研發、高效運輸和吊裝技術的提升也助力機組大型化趨勢穩步發展。
全鏈條實驗驗證體系助力突破認知邊界,確?!盁o人區”整機新技術應用可靠。金風科技倡導建立貫穿零部件、子系統、整機傳動、風電場全鏈條的四級驗證體系,貫穿全鏈條實驗平臺驗證并形成閉環,通過實體測試和修正保障創新技術的準確性和應用可靠性。2022年,金風科技自主設計的全球領先16MW六自由度整機傳動實驗臺正式投入使用,為風險更高的海上風電技術進步提供全面支持。
形同而神異,破解不可能三角,“高可靠、高發電量、低成本”顯內功。風電機組大容量、大葉輪、高塔架的主要技術特征趨同,強化設計、測試技術和綜合能力,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是重中之重。
一直以來,風電行業成本優、性能好、可靠性高難以被同時滿足。金風科技以GTSim軟件為仿真引擎,用技術突破打開整機設計黑匣子,精準仿真模擬,實現對大兆瓦機組系統設計和運行的底層支撐。
同時,GTSim軟件基于自研核心工具鏈、顛覆性設計理念和上下貫通的全方位覆蓋工程化方法,定義更精細化的動力學模型,讓風機設計更貼合風場運行需求,并通過極端風況與危機事件分析未雨綢繆,破解不可能三角困局,確??蛻糍Y產全生命周期運行的低風險和高收益。
智能感知3.0技術破解工況環境復雜難題。風電開發版圖擴張,風電場所在區域氣候及地形特征愈發復雜多樣,機組搭載智能感知及控制技術對于預防極端事件而言至關重要,智能化已成為風機發展的重要方向。
當前,風電行業智慧化、智能化趨勢如火如荼。金風科技采用智能感知3.0技術,從風-機-場實現數字與物理高精度映射,全面提升環境及設備的感知及預測能力,構建高可靠安全系統,確保機組運行安全穩定。以海上風電為例,近期“泰利”臺風過境廣東期間,三峽集團和國家電投集團采用的金風科技海上風機發電量高出區域平均值60%以上。
“中國風電經過30余年的發展和技術沉淀,完全有信心面對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各種新挑戰。中國風電領先全球的同時,也在向外輸出多元化風電技術,為全球裝備制造業做出貢獻”,陳秋華表示。
下一篇:馬云參股成立一家海上風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