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錢、費勁兒、費時間……以往“人找風”的宏觀選址做法正在被運達股份“馭能”云平臺顛覆,分分鐘就能更加精準、高效、低成本的圈定風資源,輕松實現“風找人”。
風電場宏觀選址,就是在風電項目開發前期,對一個較大區域內的風資源、建設條件和安全要求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最終確定適合開發建設的區域。因此,宏觀選址的成敗與資源利用效率和項目運營收益密切相關,對一個項目投資成功與否起著決定性作用。
運達股份的宏觀選址規劃云平臺——“馭能”便基于這一使命,應時而生。憑借運達股份在風場開發、設計、建設及運維方面的豐富經驗和數字化水平,以及平臺所擁有的海量資源數據和分析能力,可以讓風資源自己找上門,幫助用戶輕松實現:
●快速定位優質開發區域。
●篩選適合開發場址范圍。
●獲取詳盡完備規劃方案。
●預估項目全生命周期產能和收益。
兵馬未動而得先機,運籌于內而決勝千里。從“人找風”到“風找人”,字面上主謂順序的簡單變換,卻為整個行業打開了風電場宏觀選址的新天地。
選址智能化:“風找人”讓規劃先人一步
依據海量數據和先進的智能技術,“馭能”平臺可為用戶自動推薦風場、優選風機點位、識別風險因素、規避敏感區域,并依托上萬座實際測風塔對中尺度風參數據進行優化修正,使得評估結果更加精準,排布方案更加合理,大幅規避項目風險。
在用戶信息有限的情況下,“馭能”平臺可以幫助用戶進行資源分析并自動生成報告。用戶只需提供大致地點和基本信息,剩下的復雜工作就可以交給“馭能”,平臺根據這些簡單信息,在數據庫中會自動搜索出更為具體、更為詳實的信息,依據這些信息進行精細評估,并自動生成選址報告,選址報告詳細到什么程度?區域風資源情況、風機坐標點位、設備選型、發電量、小時數、項目收益等皆涵蓋其中。而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以簡單操作即可完成。
“馭能”平臺的Web端協助技術人員在辦公室進行選址規劃,移動端則在技術人員野外實地踏勘時大顯身手,成為他們的好向導、好助手。只需一機在手,踏勘人員便可以通過移動端內置的離線天地圖(包含衛星影像)、資源圖譜和項目資料,逐個點位進行踏勘,驗證選址方案,還可通過GPS定位、資源和地理信息參數查詢、軌跡記錄和圖文影像標注等功能,精確定位所處位置,了解周邊資源情況、記錄各個點位周邊環境、建設條件和道路狀況等信息。并于踏勘結束后自動生成報告,同步至Web端,方便用戶查看和分享踏勘任務。
資源可視化:數據觸手可及
用戶在“馭能”平臺界面,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以可視化圖像呈現出來的任一區域的風速、風向、Weibull參數等信息,并依據圖像效果,快速確定適合開發區域,挖掘開發潛力,有效獲取開發資源。
這一功能的實現,是基于平臺所擁有的一系列高精度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數據庫,并借助三維GIS工具呈現其空間分布特征,使風光資源“觸目可見、觸手可得”,使復雜的選址過程變得簡單便捷。迄今為止,平臺已為超過270位用戶提供資源開發服務,分析計算項目近2200個。
數據精準化:決策既快又準
作為一款宏觀選址軟件,“馭能”平臺的專業數據庫為其精準評估規劃提供了數據支撐。這一龐大的數據庫,除了包含大量實際測風數據,還包括各類機型數據、各地電價數據和國內部分已開發區域資源等數據,且不斷更新。用戶通過這些精細化數據,可以獲取可靠詳實的資源、市場和風險因素信息,可以精準高效地指導新能源項目決策,避免對項目資源評估不充分、不確定而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馭能”平臺作為運達股份在風電場選址和資源勘測方面的技術力作,與微觀選址平臺“運風”一起,為用戶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資源尋優和決策指導。
未來,運達股份將繼續以數字化和精細化為目標,以用戶需求為關鍵切入,以專業能力為基礎支撐,提供更多的風光資源評估和設計方案,助力新能源項目實現前期資源開發和戰略性布局,為更多用戶創造更大價值。